給予一個人健康和人生方向,他必定不會
再憂慮自己是否快樂!
-蕭伯納
特發性肺纖維化的診斷標準
2011年3月,美國胸科學會(ATS)、歐洲呼吸病學會(ERS)、日本呼吸病學會(JRS)和拉丁美洲胸科學會(ALAT)共同制定新的特發性肺纖維化病的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為:1)排除其它已知原因的間質性肺疾病。2)高分辨率電腦斷層掃描,即HRCT,表現典型的間質性肺炎的特點。3) 接受外科肺活檢的患者,根據高分辨率電腦斷層掃描和外科肺活檢結果聯合診斷。
HRCT的檢查下,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典型表現特點與普通間質性肺炎的相同,表現為好發於胸膜下肺組織和肺底區的網織狀陰影,呈蜂窩狀改變,不均勻的斑片狀陰影。 只要HRCT表現典型,有經驗的放射科醫師診斷特發性肺纖維化達到90%以上的特異性。
外科活組織檢查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但它屬於創傷性檢查,在特發性肺纖維化疾病的診斷中使用率較低,只有大約15%。
特發性肺纖維化疾病的輔助檢查
-
血液檢查——發現晚期患者血液紅細胞和血細胞比容增加。
-
HRCT——發現普通肺間質肺炎的CT表現,但疾病早期CT表現可能不典型。
-
肺功能測定——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基本檢查之一,是病人呼吸主觀症狀的客觀評價。疾病早期即出現氧彌散量降低。
-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
肺活檢——現在多使用電視輔助胸腔鏡取材,而非外科手術。
-
普通胸片——有助於評估病變的分佈和發現其他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