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不源於體能,而來自一個無法摧垮的意志

                                                                                                                                                                   -甘地

iSt578

肺癌手術後的不良反應

手術是肺癌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重要治療方法。手術前需要和醫生做好溝通,患者不僅應該瞭解手術預期達到的治療效果,瞭解手術不良反應也是患者應做的準備。

肺癌術後不良反應包括:

  1. 因為手術或胸管插入切口患者可能會感覺疼痛。在疼痛加重前,確保向醫生索要鎮痛藥。控制疼痛是術後恢復的重要部份。

  2. 患者可能會感覺胸部手術部位一側的神經痛或神經麻木。

  3. 如果液體積聚在肺部可導致胸腔積液,會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如果發現自己
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休息後症狀仍未消失,則應該立即呼叫醫生。

  4. 手術期間麻醉師會將呼吸機的通氣管插入患者的氣管,從而確保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呼吸。這個管子可能會損傷您的單側或雙側聲帶,而導致聲音嘶啞或說話困難。

  5. 因為肋骨周圍疼痛或不適,女性在術後一週或兩週內應避免佩戴胸罩。

  6. 根據施行手術的嚴重和複雜程度,術後患者需要數週的時間進行恢復。

除此之外,肺癌手術還存在一些其他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醫生和其手術團隊將會對施行手術以及術前麻醉的收益和風險進行討論,患者應該向醫生諮詢相關問題。

肺癌術後恢復小貼士

手術是肺癌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重要治療方法,根據施行手術的嚴重和複雜程度,術後患者需要可能數週的時間進行恢復。下面的術後恢復經驗來自肺癌患者,肺癌基金會「ALCF」的創始人Bonnie J. Addario,將幫助您更順利的度過術後恢復期。

  1. 肺癌手術後,手術切口部位可能會感覺疼痛,用冷毛巾在傷口部位敷20分鐘,可緩解疼痛,這麼做之前請先和醫生確認。

  2. 如果睡覺時將頭和肩部墊高,也可減緩疼痛。這樣做可以讓肺部擴張更充分,從而使呼吸順暢。

  3. 除非醫生要求臥床,否則最好堅持每天在椅子上多坐一會兒並適當練習走路,會幫助您更快恢復。

  4. 術後第一天或第二天應該定時服用鎮痛藥,以便進行運動練習;然而,盡早停止服用鎮痛藥,才能擁有更多體能。

  5. 堅持少食多餐。少食多餐可保證您一整天都充滿能量,並且胃部不會有飽脹感,這樣就不會阻礙呼吸。在少食多餐的同時,請確保攝入充足的水分。

最後,始終要和您的醫療團隊保持聯繫。如有任何與手術相關的不適症狀,務必第一時間告知他們!

iStock_0020

iStock_000035

肺癌放療的副作用和處理

放射治療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方法,它使用許多精確的輻射光束集中在一個小很小的病灶部位進行照射,以達到殺死癌細胞的效果。雖然放射治療過程是無痛的,但同樣應該警惕治療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

1.放療後,患者皮膚可能看起來像被曬傷。醫生會開具皮膚藥膏來治療,治療結束後幾週內症狀就會消失。

2.治療數週後可能會感覺輕度或中度疲勞,這種疲勞可能在治療結束時達到頂峰。如果您接受化療和放療的聯合治療,疲勞症狀會更為嚴重。

 3.在肺癌治療過程中,患者的食道會經常暴露於輻射中。治療後3-4週,暴露於輻射會導致暫時性咽喉炎和吞嚥疼痛。這段時間請儘量吃些易於吞嚥的軟性食物,醫生也會開具一些藥物來減緩這種不適症狀。咽痛症狀和吞嚥困難症狀在治療接受後2-3週內即可明顯緩解。

4.放療期間可能導致暫時性咳嗽或呼吸變化。通常使用咳嗽藥進行治療,有時也使用短療程的類固醇。

5.輻射性肺炎是由治療導致的輻射性炎症。這種併發症發生在5%到15%的肺癌患者中,通常發生於治療結束後的2至6個月。應重點關注此不良反應,因為如果不治療,可能導致嚴重肺炎。放療結束後如果您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或低燒,一定要將此症狀告訴您的腫瘤科醫生。通常使用胸部X光來診斷肺炎,並使用類固醇治療肺炎。

6.放射性肺纖維化是放療後導致的肺瘢痕。疤痕的數量取決於接受治療的正常肺組織的尺寸以及對肺部的輻射劑量。纖維化可能會引發呼吸急促和咳嗽。如果疤痕形成,醫生可能要求您接受抗氧化治療。

肺癌化療的副作用及其處理

化療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方法,也是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許多患者對化療的副作用有恐懼心理,實際上因為化療傷害到的正常組織,在化療結束後多會復原,副作用會逐漸消失,因此患者無需過於擔心。

化療的不良反應

化療可能的不良反應/副作用取決於治療藥物的類型和治療的持續時間,以及您身體對化療藥物的反應。不良反應包括疲勞,感覺虛弱無力,噁心嘔吐,脫髮,白細胞減少增加感染風險,紅細胞減少增加貧血風險,皮膚指甲變化,周圍神經病變致手腳刺痛、灼熱、虛弱或麻木。長期化療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有絕經
,不孕症
,心肺功能損傷
,骨骼變脆壞死。

化療不良反應的處理

化療期間,患者應該遵醫囑定期檢查化療對身體各項功能的影響,如有異常醫生可及時發現並處理。

有些藥物會導致脫髮,但一般於治療後的兩至三週才開始,治療結束後頭髮會再長出來。可以事先準備假髮,帽子,頭巾等,甚至有的人從一開始就把頭髮剃掉,以免落髮影響心情。

噁心嘔吐也很常見,多數可以用藥物控制,另外,多從事轉移注意力的活動,避免接觸廚房油煙等刺激味道,感到噁心時做深呼吸都是應對噁心副作用的有效辦法。

化療也常引起骨髓的造血功能,引起白細胞數,紅細胞數或血小板數減少。白細胞數減少易導致感染,如果出現發燒情況,如果沒有醫生醫囑,不可自行服用退燒藥或者抗生素,以免延誤治療造成嚴重感染甚至敗血症。

如果紅細胞減少,其攜氧功能下降,就容易出現疲倦,虛弱,頭暈,怕冷等症狀,如果症狀嚴重,可請醫師考慮輸血或使用紅細胞生成素。

如果血小板過低,碰撞下容易出現瘀血,碰傷等情況會有出血不止的症狀。患者應該遵醫囑定期做血液檢查,並注意觀察自己的皮膚有無瘀血情況,通常醫師會進行輸血小板治療。

為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骨密度降低和骨質疏鬆,可諮詢醫師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增加戶外運動可增加日照時間,有利於皮膚產生大量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增加骨強度。

iStock_000068021833_L